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AI)或將成為繼“互聯網+”、虛擬現實(VR)之后,下一個互聯網技術的爆發點,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其中教育領域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也頗熱鬧,熱情也非常高。人工智能到底為教育帶來哪些影響呢?下面讓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這個未來教育要面臨的重要命題。
一、教育行業目前經歷了五個浪潮:
1、互聯網+浪潮:典型產品為MOOC,滬江網、新東方在線、Coursera、Udacity、edX、北京四中網校、清華學堂在線、百度傳課網等。
2、工具化浪潮:典型產品為猿題庫、學霸君、一起作業、扇貝單詞、英語流利說等。但是這類產品的弊端是沒有接入到教學過程當中,教學過程才是王者。
3、O2O浪潮:典型形式是O2O,如輕輕家教、跟誰學、瘋狂老師、請他教等。
4、真人一對一浪潮:內容承載的形態經歷了文字-語音-圖片-短視頻-直播。典型產品為51talk、VIPABC、VIPKID、小站教育等。真人一對一階段: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正在迎來黃金期,尤其是在線教育市場,每年復合增速達到50%以上,其中,51talk、VIPKID等公司平均年增速都在2-3倍以上,然而規模不經濟的“1對1”模式備受質疑。
5、人工智能浪潮: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技術將與教學融合,將教學效果與規?;芰Χ歼_到更高的效果,會帶來更個性化、實踐性、高效率和低邊際成本的解決方案。
二、人工智能對教學方式有何優化作用?
未來學家、發明家雷·庫茲韋爾曾說:“不斷減輕人類痛苦是技術持續進步的主要動力?!奔夹g發展的愿景和初衷是好的,人工智能也一樣,它的研發初衷是為了把人從簡單、機械、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然后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教育人工智能的使命應該是讓教師騰出更多地時間和精力,創新教育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讓教育這件事變得更好。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技術主要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等。比如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可以將老師從繁重的批改作業和閱卷工作中解放出來;語音識別和語義分析技術可以輔助教師進行英語口試測評,也可以糾正、改進學生的英語發音;而人機交互技術可以協助教師為學生在線答疑解惑,去年媒體曾報道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的機器人助教代替人類助教與學生在線溝通交流竟無學生發現,說明了人工智能在這方面的應用潛力。
除此之外,個性化學習、智能學習反饋、機器人遠程支教等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也被看好。雖然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未來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程度或將加深,應用空間或許會更大。
三、教育數據會成為教育人工智能的瓶頸嗎?